推动疫后经济“绿色复苏”
促进绿色低碳零碳转型发展
已是全球大势所趋
6月11日,由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第十二届“绿色发展·低碳生活”主旨论坛在京举办。论坛以“‘碳’路新征程”为主题,政产学研各界嘉宾围绕“3060目标”,共商“碳”路新局。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出席活动并致辞。他强调,气候行动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能实现协同增效。
当前,应对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议题。解振华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范围肆虐,世界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面对气候危机、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多重挑战,推动疫后经济“绿色复苏”、促进绿色低碳零碳转型发展已是全球大势所趋。
他表示,国际社会正在加快推进气候治理进程,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73%的国家已承诺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并将其视作新一轮技术革命中抢抓经济发展先机的重要机遇。
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如何在这个特殊的节点开启应对气候变化的“碳”路新征?
解振华表示,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内促高质量发展、外树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高度,对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截至2020年底,中国碳强度较2005年降低约48.4%,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9%,超额完成到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与此同时,GDP比2005年增长超4倍,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28.8%,基本消除城市重酸雨问题,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与气候行动协同发展。
“气候行动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能实现协同增效。”解振华表示,已有成绩来之不易,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能效水平偏低、技术创新能力偏弱,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和潜力。
据悉,今年6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拟正式上线交易,将对能源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解振华强调,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制定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政策措施、路线图和时间表,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通过推动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着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构建相关政策体系等措施,加快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最后他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仅需要政府部门攻坚克难的决心,也需要我们每个人脚踏实地的行动,从点点滴滴小事做起,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践行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杜绝奢侈浪费,逐步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