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每年在环保上投入多少?效果如何?答案是:逾1000亿元!效果彰显!
2019年,1079.25亿元,相当于同年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8%。
2020年,1087.86亿元,相当于同年上海市GDP的2.8%。
2021年,目标——全社会环保投入占全市生产总值比例保持在3%左右。
每年在环保领域花费千亿元,给上海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天更蓝、水更清
城市更富“弹性”
296天、309天、319天,这是2018年至2020年上海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AQI优良率从81.1%升至87.2%。
2000年以来,上海的生态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已滚动实施了七轮。其中,2018年至2020年是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期。翻看这三年的《上海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记者发现,污染物的“衰退”,不仅带来了更多的“蓝天白云”,也让更多的河流“碧波荡漾”。
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主要河流的259个考核断面中,水质达到Ⅱ~Ⅲ类的断面占27.2%,Ⅳ~Ⅴ类断面占65.8%,劣Ⅴ类断面占7.0%。
2019年,Ⅱ~Ⅲ类水质断面占48.3%,Ⅳ类断面占47.5%,Ⅴ类断面占3.1%,劣Ⅴ类断面占1.1%。
而到了2020年,上述259个考核断面中,劣Ⅴ类断面已经消失。
除了看得见的“碧水蓝天”,上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也变得更加富有“弹性”。
“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提高生态城市韧性、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这对于提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弹性’,以及系统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至关重要,可以说是一大亮点。”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邵帅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建设,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以黄浦区为例,为响应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该区完成了《黄浦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2018-2035年)》和海绵城市建设自评估报告,并选定世博浦西园区、文庙片区、南园片区以及黄浦滨江带为海绵城市建设区域,总面积约4.683 平方千米,约占全区建成面积22.8%。
此外,杨浦区五角场下沉式广场、闵行区浦江郊野公园、嘉定区嘉北郊野公园、长宁区苏州河慢行步道等,也是海绵城市的改造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上海最大的海绵公园——位于浦东临港的“星空之境”公园将免费向公众开放。
紧挨着世界最大天文馆——上海天文馆,“星空之境”占地面积达54万平方米,设计了不同形式、会呼吸的“海绵”,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在必要时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公园还特别设计了一块占地3万平方米的海绵科普区,集中展示“海绵”吸纳功能。
“十四五”期间,海绵城市的改造还将进一步推进。
例如,根据最新印发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生态环境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临港新片区将围绕“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在滴水湖核心片区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海绵城市建设指标要求,打造高品质海绵城市示范区。
新一轮环保三年行动
聚焦“双碳”
“十四五”开局之年,上海生态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也进入了新一轮。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的《上海市2021—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到2023年,上海PM2.5年均浓度要低于35微克/立方米,AQI优良率保持在85%左右,55%以上的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要达到三类及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18.9%,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与前几轮相比,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最大的改变和突破,是在‘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专门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这一专题。” 邵帅说,“专题指出,以推动上海市碳排放提前达峰为目标,以节能增效为主要手段,更好发挥碳交易等市场调节作用,深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区域协同治理。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编制出台本上海市碳达峰行动方案、强化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系建设、推进低碳发展试点示范等四项核心内容。”
事实上,放眼长三角乃至全国,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探索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
例如,在2020年度江苏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新闻发布会上,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王华表示,立足生态环境部门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定职责,将重点通过三项工作来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一是编制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二是制定印发《江苏省生态环境厅2021年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计划》;三是积极参与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
邵帅指出,“上海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还重点提及了低碳产品认证、深化碳排放交易、探索气候投融资试点、制定碳普惠实施方案等具体手段。这些低碳政策与工具的探索,对于上海市乃至全国的低碳转型发展都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不过,邵帅也坦言,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比如,在优化能源结构、提升城市垃圾处理能力等方面的压力仍然不小。同时,气候投融资试点、零碳试点建设均处于初期启动阶段,需要进一步探索可行的方案路径。”
来源:《 国际金融报 》
2021-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