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beat365平台官方网站!
首页 > 动态信息 > 环境要闻

环保产业站上减碳“新风口”

   日期:2021-05-13     浏览:143    

“2019年,全国环保产业营收约1.78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1.3%。'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工作将开展'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等重点工作。” 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副司长付川近日在“2021中国环境技术大会”上表示。

“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各地持续加码绿色发展、做大做强环保产业,清洁能源、污染防治等关键词频现。在减碳目标下,我国环保产业将迎来哪些机遇?面临哪些掣肘?

牵住工业减碳“牛鼻子”

碳中和,被视为环保产业“最强风口”。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政指出,根据清华大学相关研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仅能源系统的相关基础设施投入可能就需要100万至138万亿元,公共交通等投资也要增加到27万至37万亿元,总投资可能需要约174万亿元。“这是一笔巨大的成本,也是巨大的风口和投资机会。”

付川表示,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国家在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方面要全面推进。“仅新能源基础设施领域投资规模就将达到百万亿元。减碳作为低碳转型的总抓手,要加快建设碳交易市场,推动低碳全产业链发展。”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副主任李永红指出,工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以工业园区为例,2018年国家级经济(新)技术开发区生产总值合计21.3万亿元,占当时国内生产总值约33%,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引擎,但能源消耗也占到全国的66%左右。”

工业领域是实现减碳目标必须牵住的“牛鼻子”。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量几乎一直保持着超过3%的年增长率。“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单位GDP能耗下降13.5%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8%的目标。业内人士预测,工业部门,特别是工业园区将面临较大压力。

直面减碳转型“硬骨头”

付川指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依然任重道远,叠加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挑战。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万军认为,面向2035年,我国生态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但其结构性、根源性和趋势性压力并未缓解。

万军进一步指出,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对产业升级和全球环境治理形成新的挑战。部分领域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按现有标准,大气环境质量还有40%未达标。“治理能力方面,绿色发展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健全,相关责任主体内生动力未有效激发,生态环境市场机制也需完善,信息化能力有待加强。”

碳中和目标再一次考验“中国速度”。李政表示,我国要用不到10年时间实现碳达峰,用不到30年时间完成从碳达峰向碳中和过渡。“与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实现碳达峰,再经历至少40年的时间从碳达峰向碳中和过渡相比,我国实现碳达峰的力度更大、任务更艰巨。”

技术突破至关重要

实现碳中和是对我国环境治理工作的一次“大考”,技术突破成为关键。

付川指出,今后要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监测、修复等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和精准治污能力。开展区域全过程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的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研究,提升系统治理和保护水平。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技源头创新水平。

李政认为,从能源使用侧来讲,要利用技术改变能源利用模式。“能源领域要发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发展各种非化石能源技术。同时制氢、储能的研发也要同步进行。工业部门要节能,提高能效,都要采用新的低碳技术。”

李永红指出,工业园区的能源供应、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共享,可以通过产业协同,开发新型低碳技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快速发展。(记者 赵紫原)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1-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