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6月5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部无废城市建设地方立法。
目前,上海已经全面启动了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
作为全国最早严格实行垃圾分类的城市,上海在无废城市建设的探索中也走在前列,目前已经实现了我们原生生活垃圾的零填埋。这次实施的《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聚焦源头减量,从设计、生产、消费、流通等领域以更高标准作了全面规定。
针对当前上海市固体废物回收和循环利用状况,条例也从整体上提出了建立固体废物全品类、全链条、可追溯的分类回收体系,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以及推进固体废物近零填埋等要求。同时也提出,探索建立低价值可回收物专项回收制度、设置可循环包装物回收点,鼓励电商物流企业回收包装物,促进家庭闲置物品重复使用。
beat365平台土壤处副处长 胡颂:我觉得条例的实施,可能最核心的是通过我们的工作,使无废理念成为绿色低碳的新时尚。
“无废城市细胞”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6月5日开始施行的《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明确,推动大型企业集团、连锁企业总部等,率先制定“无废城市细胞”建设方案。
那么,什么是“无废城市细胞”呢?记者走进上海市静安区彭浦新村邮政支局,这里是目前上海30个市级“无废城市细胞”中的一员。
记者来到上海市静安区彭浦新村邮政支局时,工作人员正在帮助张金香老人用手机填写寄件单。在选用快递箱的时候,她选择了邮局免费提供的,已经做过处理的,可循环使用包装材料回收箱。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彭浦新村邮政支局副经理 朱燕:我们邮政要做到零碳,那肯定有困难,但是我们尽量践行低碳的服务,因为我们服务的客户是老年人居多,他们智能手机用得有可能不是很习惯,那么我们会引导他做这样的服务。
目前上海市的“无废城市细胞”,主要聚焦工厂、机关、校园、医院、快递网点五个领域,今年6月已建成首批369个“无废城市细胞”,选出了市级“无废城市细胞”30个,培育一批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循环利用方面的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beat365平台土壤处副处长 胡颂:“无废城市细胞”的选择,我们是有一个评估细则的。这个评估细则,我们是打分制,包括它的制度设立、固废管理、宣传教育,有一个很细的表格。这个里面我们总共是赋分110分,达到90分以上,我们就认为是一个“无废城市细胞”。
记者探访:湿垃圾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超大型城市,上海每天产生大量湿垃圾。所谓湿垃圾,指厨余垃圾和餐饮垃圾中含有有机物成分的废弃物。
那么上海经过分类回收后的湿垃圾去到哪里了呢?又是如何利用的呢?
下午两点,记者来到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老港码头,一艘艘载满集装箱的清运船停靠在基地码头旁,集装箱里装的是在中心城区垃圾中转站分好类的湿垃圾。集装箱运至码头后,再由自卸式集装箱运输车运至上海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进行最终处置。
在这里,餐饮垃圾经过筛分,制浆,提油等工艺变成细料输送到湿式厌氧系统;厨余垃圾经过磁选,破碎,挤压等工艺变成粗料输送到干式厌氧系统。
上海老港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生物能源再利用分公司高级主管 邵俊:在我们湿垃圾处理过程中,我们会将提油处理过程中出来的三相固渣,作为昆虫黑水虻的饲料进行喂养,它是一种非常环保的昆虫,通过我们三相固渣的喂养之后,黑水虻从虫卵逐渐长大,然后可以变成一种优质的昆虫蛋白,作为水产养殖的饲料。
无废城市建设 尚存堵点难点
实现“无废城市”,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必不可少。上海是作为全国最早严格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城市,那么这些年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有哪些成功经验?还有哪些堵点难点?来看记者在上海的走访。近两年,上海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根据可回收物的具体种类和循环利用需要,实行可回收物的精细化分类。目前上海正在推进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中转站和集散场建设,一些小区装置了垃圾自助回收机,居民可以将有利用价值的弃置物投放在机柜内,回收机会自动显示重量及结算,居民可在手机小程序提现或者产生积分。但是二手循环驿站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遇到的问题是居民的参与程度不如预期。
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四村“二手循环驿站”负责人 傅鑫:因为毕竟都是一些二手的东西,然后从家里面拿过来,然后到时再次来去做交换,在这个基础上是很多的人难以接受的,或者说有些人不接受的。
同济大学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 杜欢政:因为循环经济它是个全链条的事情。我们有一个环节堵住了,这个体系就重构不起来了。所以居民是最前端,前端分出来的东西,后面一定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化,而且规模化以后能够高质化利用,进入到产业体系里面去,这样这套体系才能建成。
来源:央视新闻
来源:上海环境
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