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日报:我们注意到,在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和近期生态环境部主要领导的讲话中,多次提到要组织实施、扎实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另外,《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2014-2020年)》也到了时间节点。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这些重大工程的情况?包括投资建设情况、工程进展以及效果?
崔书红:《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2015-2020年)》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实施。其中,生态环境部负责组织实施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观测网络建设两项任务,累计投入中央财政资金近4亿元,共267家科研院所2000余名科研人员参加,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是基本摸清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状况。全国划定的32个陆地、3个海域共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29%,维管植物数占全国总种数的87%,野生脊椎动物占全国总种数的85%。同时,还发现了新种和新纪录种50余个,健全和丰富了中国生物多样性“家谱”。
二是支撑了生物多样性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完成了重大决策咨询报告8篇。支撑了《生物安全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发布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和评估的技术导则、规范20余项。组织500余名专家,完成了34450种高等植物、4357种脊椎动物和9302种大型真菌濒危状况评估,与中科院联合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脊椎动物卷和大型真菌卷。
三是构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数据库。构建了全国2376个县级行政单元、观测样线长超过3.4万公里的物种分布数据库,数据总量达3.5TB。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较为全面和准确的野生动植物空间分布数据库。
四是初步形成了全国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在全国建立749个以鸟类、两栖动物、哺乳动物和蝴蝶为主要观测对象观测样区,布设样线和样点11887条(个),每年获得70余万条观测数据,动态掌握了典型区域物种多样性变化第一手数据。
五是提升了生物多样性研究科研能力和水平。重大工程推动了一批新技术在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领域的应用。比如,采用环境DNA技术完成对采集困难的生物种类的大范围调查。工程实施以来,仅我部所属南京所、环科院就培养相关领域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研究生50余名,30人晋升高级技术职称;近两年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论文71篇,在Science等科学期刊发表论文8篇。
六是支撑提升我国生物多样性履约能力。完成了我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六次国家报告、履行《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第四次国家报告等。同时也有力支撑COP15成果的谈判和全球磋商工作。
下一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要全面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部际联动和央地合作,深化重大工程组织实施,不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数据和信息平台,建立以定位观测站与观测样区相结合的长期观测网络。建立并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成效的标准规范体系,推动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绩效考评制度,定期发布生物多样性评估报告。
谢谢。
来源:生态环境部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