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薛丽萍
2023年年底,京津冀三地PM2.5年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降幅达六成左右;浙江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蓝色循环”模式从全球2500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全国规模最大的土壤样品保存库——湖南省土壤样品保存库迎来50万个土壤样品入库……
过去一年,全国各地持续加大污染防治攻坚力度,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和气象条件极为不利等多重压力,战胜诸多困难,让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祖国大地呈现出天蓝水碧、山河锦绣。
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治污攻坚方向更精准
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党中央、国务院做好顶层设计,明确目标任务,列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为污染防治攻坚指明了方向。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对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系统部署。围绕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等内容,提出了到2027年和2035年的目标要求。
第三个“大气十条”——《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印发实施,明确坚持以PM2.5改善为主线,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由 “2+26”城市调整为“2+36”城市,重点城市调整为82个,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得到优化调整。
《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实施,谋划了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七大流域和东南、西北、西南三大片区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布局,提出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三大类11项指标,建立起更加精准科学的流域水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2023年,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按照环境污染时空分布特点实施分时段、分区域管控,做到问题精准、时间精准、区位精准、对象精准和措施精准。
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持续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结构调整和低碳转型成为必由之路。2023年,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成效显著:累计完成4.2亿吨粗钢产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4亿吨粗钢产能烧结球团脱硫脱硝、料场封闭等重点工程改造……
总磷是长江流域首要污染物。2023年,长江流域19省市制定总磷污染控制方案,以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精准识别流域范围内总磷污染问题及其背后的症结所在,瞄准重点行业、工业园区开展水污染防治整治。湖北宜昌实施130多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破解“化工围江”。在磷矿富集的黄柏河流域先行先试,成立三峡实验室磷石膏研究中心,全力破解磷石膏综合治理难题。2023年11月,长江出宜昌断面总磷浓度较2017年下降近60%。
入海河流总氮通量已成为近岸海域水质改善的关键。2023年,入海河流总氮减排成效显著,近岸海域水质改善,50余条入海河流印发实施“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全国国控河流入海断面总氮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2.2%,其中,环渤海国控河流入海断面总氮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9.9%。河北省秦皇岛市创新建立“一图两清单”全流域监管、“测查改”全链条管控、全过程监管等精准管控机制,有效管控入海河流总氮。2023年10月,秦皇岛市6条国控入海河流总氮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5.7%。
海洋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海里,根子在陆上。为管好陆源污染物进入水体的最后一道“闸口”,2023年,全国各地推进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累计排查入河排污口25万余个。2023年3月,黄河干流中下游及部分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启动,生态环境部从全国调派了近300名人员,组成了97个工作组分赴各地开展现场排查。排查涉及7200公里岸线,近万个排污口点位。
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6400余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完成了隐患排查“回头看”,2058个地块纳入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管理,9000余个关闭搬迁企业腾退地块纳入优先监管清单,2616家企业纳入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名录。
树立系统思维,推进协同治理,治污攻坚交出亮眼成绩单
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强化治污攻坚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方能取得最好效果。
2023年,全国各地着力处理好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开展了一系列治污行动。
遵循污染治理内在规律,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取得新成效。各地以PM2.5控制为主线,加大氮氧化物和VOCs协同减排力度,全国8.5万个VOCs突出问题完成整改。强化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减污与降碳的协调性增强。
今年1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共包括21个城市(区)、43个产业园区,涵盖了资源型、工业型、综合型、生态良好型等多种类型的城市,涉及钢铁、有色、石化、汽车、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多个行业。试点与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相衔接,与绿色低碳发展要求相适应。
山东省生态环境规划研究院在青岛、济宁等城市开展试点研究,划定了VOCs与氮氧化物差异化管控分区,确定最佳减排比例,提出差异化管控策略,编制形成了重点行业帮扶手册,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提供支撑。
区域的联防联控和协同共治交出亮眼成绩单。
京津冀污染防治全领域贯通、交界市县全区域衔接的协同模式进一步深化。2023年,生态环境部牵头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中长期规划》,三地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的顶层设计持续强化。2023年京津冀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32、41、38.6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分别下降64.2%、57.3%、64.3%,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
长三角携手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加速绿色低碳发展进程。2023年12月,长三角三省一市生态环境部门共同制定了《长三角区域污染物总量协同控制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区域污染物总量协同控制机制基本建立,并明确区域污染物总量的重点工程减排量目标。
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交流机制进一步深化。2023年8月19日,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召开,推动协调粤港澳建立更加完善、紧密、务实的工作机制。
沿黄九省(区)同奏保护黄河“协作曲”。2023年10月27日,沿黄九省(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标准化战略协作机制成立大会召开,推动黄河流域基础标准互联互通、生态环境标准联防联治,共商使用标准,联合制定标准,协同实施标准。
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工程,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的宝贵财富,是美丽乡村的直观体现和形象表达。过去一年,全国各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浙江“千万工程”重要指示批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实事求是,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2023年,全国1.6万余个行政村完成环境整治,800余个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得到治理。“小三格+生态沟渠+农田利用”的运用,让湖北多地告别了农村生活污水直排;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立足干旱地区缺水实际,促进尾水资源化利用,“牟定模式”不断“圈粉”……
解决身边突出环境问题,治污攻坚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些环境问题虽小,却事关群众生产生活,关乎群众幸福安康。
过去一年,各地集中力量攻克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态环境改善的实际成效。
重污染天气是百姓的“心肺之患”。2023年1月起,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通报中增加了全国及三大重点区域重污染天数比例情况、发生重污染天的城市名单及天数。通过信息公开,倒逼地方政府加大污染防治工作力度,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城市黑臭水体是群众身边的烦心事。2023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向更广范围拓展,向深度延伸,向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方向深化。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对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效开展国家抽查,跟踪督办发现的183个突出问题,推动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70%以上。指导东部七省率先开展县城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全国县城黑臭水体清单初步建立。
多地聚焦餐饮油烟污染、恶臭异味治理,让老百姓家门口的空气更清新。四川省成都市致力打造“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城市名片,统筹推进美食之都建设和餐饮油烟污染防治;浙江省出台重点领域臭气异味治理工作方案,对工业、农业等领域臭气异味重点源开展全面治理,组建“民间闻臭师”队伍,构建“国标+民标”的臭气异味评价体系。
当前,噪声污染成为环境领域集中投诉的焦点。生态环境部联合有关部门出台《“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不断完善噪声污染防治管理体系。过去一年,生态环境部积极推动噪声投诉办理工作,推动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探索投诉问题解决的新路径。浙江省宁波市生态环境局首创工业噪声监管“控制技术+指标体系+宁静创建”新模式,切实改善声环境质量;广东省深圳市率先探索高密度超大型城市宁静城市建设道路,城市夜间声环境持续改善。
新污染物是治污攻坚的“新战场”。2023年年底,我国已全面淘汰8种类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的生产、加工使用和进出口,新污染物管控取得重要进展,有效防范了环境与健康风险。用于生产学生书包、塑胶跑道、儿童玩具等的短链氯化石蜡、国际上关注的全氟化合物中的两大类被淘汰。此外,我国还限制全氟辛酸类实施用途,禁止用于防水防油的服装、烘焙纸、胃镜管等。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百舸争流,奋楫者先。面向未来,污染防治攻坚战仍要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迎难而上、接续攻坚,以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重点,实施一批标志性行动和创新性举措,打几个漂亮的标志性战役,让天蓝、岸绿、水清、土净的变化继续在美丽中国各地上演。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24-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