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琳琳
2023年,对于很多中国环保公益组织来说,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一年。
根据《2022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和《2022 环境资助者网络(CEGA)报告》显示,面对充满挑战的外部环境,公益行业近年来整体呈现紧缩趋势,尤其2023年,环保公益领域的筹资从上游到一线普遍缩减与下滑,造成一线专业组织面临困境,工作范畴和工作手法处于转型和坚持的岔路口。
与此同时,在减污降碳、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生活和消费方式转变等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作和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领域,环保公益组织展现出了机构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力量,通过务实专业的行动,丰富多元的形式,贴近公众的表达,搭建沟通协调的平台,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为推动建立低碳清洁美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尤其是“双碳”目标、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瞩目的焦点,助力环保公益组织在一些新兴议题领域实现快速增长,民间志愿力量仍在蓬勃生发。
工作领域悄然变化,应对气候变化备受瞩目
尽管并不明显,但环保公益组织的工作领域正随着环境议题的变迁悄然发生转换。
根据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开展的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现状调研发现,“生态保护与修复”“污染防治”“气候变化”作为中国环保公益组织三大主要生态环境议题的“地位”没变,但所占“比例”变了。
与2022年报告数据对比来看,2023年,有20%的环保公益组织首选一级工作领域有变动。其中,以“污染防治”为首选工作领域的组织从 38 家下降为30 家,占比下滑3个百分点,从10%到7%;而以“气候变化”为首选工作领域的组织增加了8 家,略高于2022年。
此外,以“生态环境法治”和“其他手法”类为一级工作领域的组织也略有减少,而“生态保护与修复”“公众宣传倡导”“行业建设与发展”类组织的数量略有上升。
变化的背后,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的变迁有着紧密且深刻的联系。
近两年,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的紧迫挑战,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积极投身其中,开展多样化的气候行动和探索实践。其中,既有以气候变化应对为核心使命的机构,也有从NbS、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等议题切入的生态环境保护或污染防治类环保组织,还有从教育、传播、社区工作等视角出发助力气候行动的组织。
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物种、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领域的环境资助投入持续升温,也显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逐渐加强的背景下,上述议题的受重视程度也随之增加。
工作手段丰富多元,专业引领务实深入
如果说早期的中国环保公益组织,以提升环境意识,普及科学理念为主要工作手段,那么,如今的环保公益组织,所用的工作手法早已扩展至方方面面,不仅丰富多元,而且专业深入,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和一定的视野引领。
比如政策法规研究、立法推动、环境诉讼等法治手段,绿色供应链、绿色金融、绿色信贷、企业ESG及环境责任落实等产业、金融手段,以及政府间合作促进、国际平台搭建、人才交流等国际合作手段。并且,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孵化等行业建设与发展方面也形成了规模,出现了品牌。
环保公益组织专业化、组织化的提升与进步,让它们在各自关注领域,开展的行动更加专业、更加务实,更接地气,也更为深入。尤其是2023年,无论是生物物种保护,还是低碳能源转型,环保公益组织的工作成效和专业化水平提速实现同步增长态势。
以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开展的长江大保护江豚协助巡护行动为例,从2017年开始,项目先后在长江中下流及鄱阳湖、洞庭湖的11个江豚重点分布水域,成立协助巡护示范点。通过开发“江豚管家”APP等科技手段,开展协助巡护员培训等培训赋能,项目不仅解决了渔民的转产专业问题,而且还建立了长江“十年禁渔”执法监管工作的一支重要补充力量。
在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连续10年开展绿色供应链评价,开发数字化核算平台,基于数据发布观察与研究报告等,成为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
专业的加持,让环保公益组织的工作开展、资金筹集也更为持久、更有力量。《2023年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现状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度,收入实现增长的环保公益组织中,业务领域涉及“气候变化”“生态保护与修复”“国际合作”等专业化类型的组织,发展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小,可实现自身业务和组织发展的持续提升。
行业资源紧缩下滑,志愿性组织展现韧性
很多环保公益人认为,当前环保公益组织面临严峻的外部挑战。
受疫情和筹资环境不利等影响,当前流向环境领域的公益资源呈现紧缩和下滑趋势。最新的《2022 环境资助者网络(CEGA)报告》显示,国内环境公益领域核心的13家CEGA成员基金会在 2022年共提供约2.84亿元环境资助,为2018 年CEGA成立以来最低,流向环境领域的公益资源显著下滑。
尽管挑战严峻,但业界认为,中国的环保公益组织展现出“过冬”的韧性,尤其是志愿性组织,在长远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可能会更快适应、更可持续地开展相应活动。
一方面,这与小规模组织是国内环保公益组织的主流有关系。作为环保公益组织的长期关注者,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晋军观察到,中国环保公益组织存在“310 现象”(意为机构全职3个人,年度筹资10万元),3个人和10万元是环保公益组织的中位数。也就是说,一半左右的环保组织在收入普遍微薄的情况下,仍有可能继续开展环保行动。
连续两年的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现状调研也显示,上一年度收入低于10万元的组织均占比超过40%,全职人员规模在0-5人的组织均占比在60%左右,整体与历年环保公益组织调查反映的情况持平。
另一方面,这些环保组织开展活动的主要场域——县域,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22年年底发布的《县域社会组织互联网筹款模式研究报告》指出,县域公益“从基层公众开始,从志愿者队伍做起,形成了茁壮成长的草根公益组织……县域公益的兴起,代表了这一种更普遍的、更规模化的、更为毛细血管式的公益事业在中国大地上扎根。”尤其是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生态振兴的开展,县域基层志愿服务力量,如志愿者协会、义工协会等,也越来越将生态环保议题作为其业务的聚焦点。县域志愿服务组织正逐渐成为基层环保公益的重要参与者。
环保公益任重道远,能力支持缺一不可
我国环保公益组织发展的三十年,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就,但从自身使命和当前现状而言,仍需继续努力。
这既是构建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体系、有效激发公众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广泛动员全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环保公益组织自身成长的现实需求。
当前,从地区和地域层面来看,环保公益组织成长依然呈现不平衡的状态。西北、东北地区的环保公益组织,与东部沿海组织相比,明显存在短板。无论是环保公益组织存量,还是活跃度,依然有着明显差距。
从普遍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来看,环保公益组织的工作手段还更多集中在“公众宣传倡导”方面,在行使监督者、行动者、赋能者以及创新解决方案提供者等角色方面的能力较弱,并且其面向公众开展宣传倡导的能力亦有待加强。
如何才能发挥自身作用,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大力量?对于环保公益组织来说,也许只有积极应对新形势与新挑战,勇于拥抱未来,才能走向未来。
这不仅需要环保公益组织的努力,也需要行业主管部门、资助方等相关方的大力支持。
如行业主管部门围绕环保组织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开展行业化交流和能力建设,增强环保公益组织直面挑战能力;资助方基于行业定位,增加对环保公益组织人力成本的支持,靶向能力提升的支持,持续关注重点议题,促进国内外行业交流等。
最关键的,还是环保公益组织自身。能否基于议题发展趋势(如气候变化),创新公众宣传倡导的价值?能否拓展环保场景,探索跨领域合作路径与空间?这不仅事关当下,更关乎未来。
(本文感谢赵亮、吴昊亮以及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现状调研团队等方面的支持)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2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