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刺激着地球的“敏感神经”。当极端天气频繁发生,我们该如何应对?
在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召开期间,由贵州省政府、中国气象局联合主办的“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应对”主题论坛吸引了众多参会代表和学者的关注。论坛上,多位气象从业者和行业专家围绕气候变化的相关话题展开对话,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完善全球环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集思广益、建言献策。
厄尔尼诺如何搅动全球气候?
当地时间7月4日,世界气象组织宣布,热带太平洋七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这可能导致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和气候模式的出现。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研究员胡增臻在论坛上表示,各个国家对厄尔尼诺的判断标准不一样。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通常采用关键海区海温与常年平均值的偏离作为基准,当偏离超过阈值时,就可以认为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当前只监测到了海温的升高,并没有看到大气环流或者对流活动有对应的变化。因此,此次厄尔尼诺有成型的趋势,但还没有到不可逆的阶段。”胡增臻指出,今年厄尔尼诺发生了新变化,开始从南美沿岸向中太平洋发展,与1980年代以来一贯的发展方向相反。此外,与2000年以前的情况相比,厄尔尼诺有总体变弱的趋势。若今年的厄尔尼诺发展强化,将进一步导致气候变暖。
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翟盘茂表示,考虑气候变暖叠加此次厄尔尼诺的影响,中国的高温可能进一步延续,《巴黎协定》的1.5℃升温目标也会面临额外挑战。
翟盘茂介绍,强厄尔尼诺出现的1997年,中国北方地区出现了持续高温少雨天气,为50年来最干旱的年份之一。长期干旱使得水资源严重减少,黄河下游发生了累计220多天的断流事件。
“人类活动不断加剧,温室气体排放量越来越大,二氧化碳的浓度越来越高。因此只要不下雨,温度肯定会变高。”翟盘茂分析,今年北方地区受高压脊的控制,天空晴朗少云,大气当中有温室气体加上很大的能量,进一步放大这样的极端温度的幅度,需要通过降雨来减缓高温。
在翟盘茂看来,加强极端事件早期预警和预防至关重要。在实现全球碳中和以前,极端天气事件还会进一步增加。碳中和实现以后,进入负排放的时段,才能把温度幅度降下来,极端事件的频率可能降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至少在未来30年到40年之内,我们面临极端事件的挑战越来越大,所以必须做好预警和预防工作。
“气候变暖已经使得气候的恢复力和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事实证明,极端事件跟升温幅度密切相关。”翟盘茂表示,2020年到2040年,如果全球气温超过1.5度,气候适应的能力将越来越受限。若超过两度,后果则更加严重。这需要人们加强行动,特别是要为碳中和作出持续努力。
全球合作与中国行动
应对气候变化要靠全球行动,需要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世界气象组织作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在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世界气象组织助理秘书长张文建在论坛的主题演讲中谈到了今年5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十九届世界气象大会上,世界气象组织批准了两项新的战略倡议。
一是面对极端天气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尽快在各国建立全民早期预警机制。二是开展全球温室气体系统监测,从而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国在气象研究方面取得了令国际社会瞩目的成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日益发挥着积极作用。
此次主题论坛上,中国气象局正式发布了《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下,《蓝皮书》提供中国和全球气候变化状态的最新监测信息,对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袁佳双在解读《蓝皮书》时表示,《蓝皮书》以详实的科学数据反映全球和中国多圈层气候的长期变化趋势,据此可以对气候的发展进行评估,量化气候风险。同时,《蓝皮书》中呈现了对水热交换、温室气体的监测,作为科学认识气候系统中水、能量、碳循环规律的基础数据,以及生态系统碳源汇的估算和全球碳收支这个评估模式研发的重要数据。接下来,气候变化中心将继续完善气候变化监测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拓展监测领域,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产品,以支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
今年我国多地出现了极端天气。面对极端天气的发展趋势,该如何适应极端天气、规避风险?国家气候中心首席科学家孙颖从检测归因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孙颖指出,近年来中国极端天气事件有两个新特点。其一,极端天气广发、强发影响范围越来越大,涉及部门越来越多,比如高温时间越来越长、温度越来越高,以及在强降水方面发生了郑州特大暴雨、长江“暴力梅”等“黑天鹅事件”。其二,复合型事件越来越明显,比如长江流域的高温引发了一系列的能源短缺。这些复合型事件要求气象工作者深入研究,挖掘事件的新特点,进行更全面的影响,包括对能源、水资源、人体健康的影响分析,并加强科普宣传。
“从检测归因的角度来说,以后还有很多需要做的工作,比如研究气候变暖的变量贡献了多少、环境污染又贡献了多少。通过量化分析,可以使我们推导极端天气形成的具体原因,更好地制定适应对策。”孙颖表示。
澎湃新闻记者 杨喆 实习生 黄心慧
来源:澎湃新闻
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