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低碳生活是好的,但付诸实践却打了退堂鼓,缺乏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是根本原因之一。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今天(4月13日)举行的第六届东滩论坛上获悉,上海正在研究生活垃圾分类的碳减排贡献和应用路径,将来让市民群众能够测量自己在垃圾分类等方面的减碳贡献,进而获得“碳普惠”带来的激励。
目前,上海生活垃圾分类“三增一减”的实效趋于稳定。因为正确的分类投放,越来越多湿垃圾不再混入干垃圾桶,湿垃圾目前的分出量基本稳定在干湿垃圾总量的35%左右,可回收物回收量逐渐增加并稳定在7000吨/日,有害垃圾分出量达到2吨/日。
“虽然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但很多人并不清楚垃圾分类能够发挥怎样的减碳效益。”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局长邓建平表示,以扔湿垃圾要破袋为例,这样一个小动作可以在源头减少80%的微塑料进入湿垃圾处置体系,进而大幅降低预处理环节的工艺要求,提高生物转化单元效能,从而产出更多沼气,获得更高的经济、环境和减碳效益。
同济大学一项研究显示,2018年前,运至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末端处理厂的湿垃圾进厂物料中,杂物含量高达20%至35%,而居民破袋投放湿垃圾后,运至老港的湿垃圾中的杂物含量仅为3%至8%,许多湿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不用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进厂物料的净化,这就是垃圾分类对节能减排的一种贡献。
让更多人了解垃圾分类等低碳行为的减碳效益,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垃圾分类实效,让更多人将低碳生活化为实际行动。
“需要将低碳行为指标化。”beat365平台副局长唐家富表示,只有具备了相对公认的记录计量方法,才具有衡量比较减碳贡献以及将这些贡献转化为积分等形式从而兑换交易的基础,否则,每天参与垃圾分类与每天坚持公交出行是否具有一样的减碳价值,就是笔糊涂账。
建立衡量减碳贡献的“标尺”并不容易。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志青表示,公众层面的碳排放测算目前仍是一道“世纪难题”,尤其是碳排放的物理量和价值量。正是缺乏这样的量化基础,导致目前公众层面的碳减排仍然无法纳入碳市场的交易过程,也无法真正地与各类金融产品衔接,形成价值上的“闭环”效应。
李志青建议,可以先在公交出行、垃圾分类、节水节电等相对成熟的节能减排领域制定衡量减碳贡献的“标尺”,而不是急着建立一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尺”。在这一点上,曾经活跃的垃圾分类绿色账户就是值得参照的模型,通过将单次正确分类投放行为量化为积分的方式,让低碳行为有了具体的价值。
有了“标尺”,还要具有包容性、兼容性、可交互的碳普惠平台来激励。唐家富表示,全社会的减碳数据是庞大的,建立大一统的单一账户不现实,应当借助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建立针对不同行业、领域、应用场景的分散“碳账户”,在这些不同的体系内,通过积分换权益、荣誉等方式实现个人碳普惠减排量的消纳。
来源:上观新闻
202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