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beat365平台官方网站!
首页 > 动态信息 > 环境要闻

beat365平台党组书记、局长程鹏:勇当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排头兵和先行者

   日期:2022-09-05     浏览:155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市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人民城市理念,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导向,实现了从补短板到提品质、从重点治理到综合整治、从重末端到全过程防控的转变,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全面实现,生态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显著提高,获得感明显增强。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挑战

十年来,上海市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深化河湖长制推动水环境治理,劣Ⅴ类水体如期消除,“水晶天”越来越多,土壤安全利用稳定可控。

十年来,上海市环境综合整治提档加速,产业结构加快升级,“五违四必”(“五违”即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排污、违法居住,“四必”即安全隐患必须消除、违法无证建筑必须拆除、脏乱现象必须整治、违法经营必须取缔)区域、金山地区及桃浦、南大、吴泾等重点区域全面转型。长三角区域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着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掀开新篇章。

十年来,上海市大力培育全社会绿色生活方式,低碳出行蔚然成风,绿色交通、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走在前列,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上线运行。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努力打造长江生态大保护的标杆和典范。垃圾综合治理成绩斐然,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医疗废物处置的模式成为“上海样板”。特别是在打赢大上海保卫战的艰难历程中,医废实现超极限状态下的高效安全处理,体现了生态环保人的担当、作为和奉献。

绿色正在成为城市最动人的底色、最温暖的亮色。2020年5月反馈的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指出,上海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走在全国前列。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党中央要求,对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定位和市民更高期盼,上海市生态环境工作还有不少困难和挑战。

一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基础仍不稳固,能源消费总量偏高,以PM2.5和臭氧为代表的复合型、区域型污染特征明显。

二是环境基础设施建管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历史久、结构复杂,城市更新快,资源末端处置和综合利用能力有待提升。

三是生态环境管理数字化、信息化能力尚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与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的目标相比,还需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监测预警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探索,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提供现代化支撑手段。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努力方向

今年6月,上海市召开第十二次党代会。党代会报告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定位高、内容实,充分体现了市委对新发展理念的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对生态环境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推动,进一步坚定了做好生态环境工作的信心和底气。近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暨生态文明领导小组会议指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更实举措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更强自觉筑牢城市生态安全屏障,为上海市做好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和根本遵循。

奋斗历经艰辛,成就鼓舞人心,目标催人奋进。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生态环境部以及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要求,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抓环保、促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主线,再接再厉,乘势而上,砥砺奋进、勇于担当,积极探索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新路径、新举措,努力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发挥排头兵和先行者作用,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实力”,把上海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抓环保。在近年来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的基础上,自我加压、奋发有为。大气方面,聚焦臭氧污染防治,推动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加快淘汰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车,推广新能源汽车及作业机械,强化餐饮油烟等社会源污染治理。水方面,扎实推进长江保护修复,实施长江口—杭州湾综合治理,落实太浦河、淀山湖等重点跨界水体联保联治,巩固“消黑除劣”成效。土壤和固废方面,开展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立法,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落实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探索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补强环境基础设施,完善资金投入机制,推动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二期)等重大项目建成投运,加强长三角区域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共建共享。

促发展。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全力以赴加快绿色高质量发展。全力服务经济恢复重振。落实优化本市重大项目环评工作15条新举措,推行“容缺后补”制度,加快审批和协调,积极推动交通、能源、产业等领域重大项目落地。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出台贯彻落实降碳减污协调增效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碳排放核算体系、法规标准监测体系、经济政策体系,推进碳普惠市场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衔接,探索超大城市碳监测体系。建设绿色发展新高地,推动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深化环评改革以助推五个新城加速发展,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积极推进崇明岛碳中和示范区建设。

保安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一刻不容迟缓的执行力,坚决守牢城市安全和稳定底线。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力确保医疗废物和医疗污水的安全及时处置。全面加强安全监管,实施危废、辐射、水源地、环保设施项目隐患排查,严防生产安全事故导致的次生环境污染。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公益诉讼制度。强化风险防范,及时妥善应对信访反映问题和涉环保舆情,开展重点领域环境风险调查评估,实施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完善重点产业园区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加强生态环境监管,系统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加强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修复和保护管理,完善生态监测网络体系,建立生态状况评估报告制度。构建高效、智慧的监测信息化系统,强化环境监管、监测和执法联动,推动生态环境“一网统管”。

惠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对城市优美生态环境的期盼,助力“人民城市”建设。深入为民解难,强化信访、热线、督察等联动联治,加强矛盾源头预防排查,完善快速响应、急事急办机制,及时有效回应社会关切,加快解决市民关心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加强公众参与,将生态环保纳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人民建议线上线下征集网络建设,持续推进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积极创建环境教育基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鼓励企业、公众、社会组织参与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发动媒体力量增强生态环保宣传的影响力、传播力和穿透力。

作者系beat365平台党组书记、局长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22-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