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beat365平台官方网站!
首页 > 动态信息 > 环境要闻

上海双碳1+1顶层文件出台:主动作为,使“双碳”成为发展“引擎”

   日期:2022-07-28     浏览:379    

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的“1+1+N”政策体系中的顶层设计文件出炉。

7月28日,上海正式公布了《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

在28日召开的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领导小组组长龚正指出,要紧扣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结合上海实际,更加注重统筹协调,把“双碳”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确保群众正常生活。更加注重变中寻机,使“双碳”成为发展的“引擎”,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更加注重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更加注重服务全国,发挥城市核心功能,打造“双碳”对外开放合作新平台。

“上海这两份低碳政策文件是上海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非常重要的纲领性文件。”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与技术研究院负责人李亮对第一财经表示,不过,由于上海的资源禀赋也有限,原来产业、能源结构较重,新型城镇化还在进行当中,在实现双碳目标上面临着很大的难度和挑战。

《实施意见》则提出,上海的双碳发展,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以低碳零碳负碳科技创新为支撑。在这一过程中,坚持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强化科技和制度创新,以及确保安全降碳的底线思维。

高标准践行双碳目标

“作为上海市双碳‘1+1+N’政策体系中的‘1+1’,这两份文件提出了上海实现双碳目标的时间表,描绘了工作实施的路线图。随着年内后续体系文件的陆续发布,上海将建立起多维、立体、系统的政策体系。”李亮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实施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70%,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全面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脱碳,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

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副总经理齐康对第一财经表示,顶层文件里的一些定量目标提法,也是研究小组经过科学测算得出的。一些目标超出国家整体水平,如到2030年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70%,超过了国家文件要求下降65%的水平,体现了上海市自我加压和主动作为。

上海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与技术研究院特聘专家、上海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唐忆文认为,上海设定了非常高的目标要求,体现了城市的“自我加压”,“上海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对于一个仍处于发展阶段的城市而言,这个自我约束行为,正是体现了上海的责任和低碳自觉。”

上海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与技术研究院特聘专家、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认为,从上海的角度来讲,要真正实现双碳的目标,产业结构的改变和提升是关键。

而根据《实施意见》,在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上,上海将着重在三个领域,一是推动产业结构低碳转型;二是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三是加大力度培育绿色低碳循环产业。

唐忆文认为,从发展和产业角度而言,体现了上海既要低碳又要发展,即绿色发展。上海现代服务业占GDP 比重较高,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是在制造业,而推动产业低碳发展,最重要的是保障能源安全、产业链安全。

“说到底,还是需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低碳的关系。我们是逐渐脱碳,我们有目标,用更好的技术手段,用更好的体制机制改革,以及模式创新,用各种创新来推动实现真正的绿色发展。”唐忆文表示。

而具体到科技创新,两份文件都专门强调了科技创新对于双碳工作的推动支撑作用。《实施意见》强调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以及新技术示范推广;《实施方案》更增加了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以及完善技术创新体制机制的要求。

李亮表示,上海双碳工作,概念上是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但本质上是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变革,特点是长期、协同、复杂、系统,需要久久为功,不是大搞碳冲锋,也不是搞运动式降碳。文件清晰明确地传达了上海响应衔接中央政策,设立长期目标,开展长期谋划,展现战略定力,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

能源低碳引领、金融降碳

龚正在前述会议上指出,要在能源、产业、交通、建筑四大领域持续发力。能源领域要一手抓能源革命,一手抓能源节约,把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产业领域要做大增量,抢抓绿色低碳新赛道,同时优化存量,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交通领域要抓好交通运输结构优化、新能源车推广、鼓励绿色低碳出行。建筑领域要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十四五”期间努力完成3000万平方米以上。

针对达峰阶段,《实施方案》通过十大行动对重点领域工作分别做了具体部署,包括能源绿色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等。

在能源领域,根据《实施方案》,上海到2025 年,可再生能源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力争达到36%。在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底线下,上海推动可再生能源有序开发。

具体包括,推进光伏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实施一批“光伏+”工程;加快推进奉贤、南汇和金山三大海域风电开发,探索实施深远海风电示范试点等。同时,进一步加大市外非化石能源电力的引入力度;加强与非化石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合作,建设大型非化石能源基地,合理布局新增和扩建市外清洁能源通道,力争“十五五”期间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

绿色金融方面,李亮介绍,《实施意见》提出依托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充分发挥要素市场和金融机构集聚优势,加快建立完整绿色金融体系,深入推动气候投融资发展,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发展领域清晰。在金融产品和工具创新方面也提出了明确的支持方向。《实施方案》也特别提出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助力低碳技术推广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同时,《实施意见》在推进市场机制建设上也提出了要求,即推动建设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做好全国与上海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衔接,充分发挥碳交易机制在发现价格和降低全社会减碳成本方面的重要作用。健全企业、金融机构等碳排放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统筹做好电力交易等与碳排放权交易之间的有效衔接。持续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和需求侧管理,推动建立碳普惠机制。

龚正在上述会议上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着力形成强大合力,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抓紧完善政策体系,抓好工作落实。更好发挥市场作用,进一步建设好全国碳市场,加强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更好发挥科技作用,围绕深远海风电等重大关键技术,深入开展攻关。更好发挥公众作用,探索构建碳普惠体系,打造绿色低碳生活的新时尚。

根据唐忆文的解读,上海双碳顶层设计,很好地结合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定位和“五个中心”的建设功能,体现了上海特色。这些能够发挥上海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国际化城市的龙头作用,搭建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举办国际性的论坛、展览会,展开国际间科技合作、国际标准制定和互认等,在金融领域、国际化领域将发挥诸多作用。

李亮表示,从后续上海市双碳工作的推进来看,关键还是在做好国家规定动作的同时,做出上海自身的特色和亮点。一是要切实推动上海的产业转型和能源转型,包括加大非化石能源的力度,发展好绿色低碳产业和绿色金融等。二是切实推动科技创新,加强氢能、碳资源利用等前瞻性科技的布局,培育好新产业和新动能。三是发挥好上海自身文化优势,在碳的语言上做好国际交流,发出全球声音,做好低碳科技和产业的国际国内连接。

来源:第一财经

202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