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beat365平台官方网站!
首页 > 会员服务 > 会展会务

4月19日与大咖对话!“生态修复 智见未来”首届产学研商创新分享会

   日期:2023-04-11     浏览:308    

大会介绍

beat365平台与上海宝发环科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首届生态修复产学研商创新分享会,旨在让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能够被企业看到并扩展更多产业应用场景,企业也能够实时反馈实际需求,让科研团队能及时了解产业真正的痛点,切实解决行业热点、焦点和难点,积极推动前沿技术的实际应用。

大会议程

微信扫描二维码线上收看直播:

线下免费参观登记入口:

大会特邀主持人:

毛旭辉 武汉大学 教授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学博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修复工程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项,其他省部级科技项目、横向项目二十余项。在ES&T 等环境领域知名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9项。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环境保护科技奖等在内的科技奖励四项,研发的环境修复化学氧化和还原药剂、土壤硅基固化稳定化药剂、土壤和淤泥电动修复技术、河湖沉积物修复与资源化技术等实现了工程化应用。

大会特邀嘉宾:

毛德强   山东大学 教授

专家介绍

中组部特聘专家“青年项目”入选者,齐鲁青年学者,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副院长、水利工程系主任、《Hydrogeology Journal》副主编,《煤田地质与勘查》青年编委;亚洲地球科学协会(AOGS)地学分会学会秘书、中国水利学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分会委员、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会员、AGU水文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和地下水技术委员会委员。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2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4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6项。出版专著、教材和手册1部。获山东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报告摘要

高精度的场地刻画是污染场地靶向防治的基础。前期场地调查存在空间分辨率低、调查成本高的问题。基于污染物与周围土壤及岩石存在的物理性质差异,地球物理方法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探测技术,在环境修复领域已经展开应用。激发极化法是一种以介质电性差异为基础一种地球物理方法,同时获得介质的导电性和储电性,对孔隙介质微观的属性变化更为敏感,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污染物,尤其是有机污染的定量刻画方面。报告介绍激发极化的基本原理,基于实际案例探讨地球物理方法在污染调查应用的有效性。

易树平 南方科技大学 教授

专家介绍

2014年获得中国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2016年获得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称号、2020年获得“最美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称号。长期从事地下水污染迁移及污染防治研究,在放射性废物的安全处置、核素迁移机理及模拟、地下水污染监控-溯源-预警、土水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已主持20余项科研及产学研项目,发表论文40余篇、编制国家标准1部,申请专利30余项,曾获得国家级优秀工程咨询奖、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并担任多个学术期刊审稿人。

报告摘要

结合在产园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探讨了地下水环境仿真与溯源预警两个领域的创新性技术研发与应用。(1)地下水智慧监管溯源及预警技术。将物联网、地下水数值模拟等技术集成实现了地下水环境实时动态监测评价及预警,并通过地下空间三维数字化处理, 构建“所见即所得”的三维虚拟现实界面,实现地下水环境的便捷、高效监管与决策;(2)地下水PRB优化模拟技术。将地下水环境模拟仿真技术与PRB原位修复技术结合,集成地下水PRB原位修复优化仿真与模拟技术,实现PRB优化设计与地下水污染的经济、高效原位修复和风险管控。

崔长征 华东理工大学 教授

专家介绍

上海市污染地块土壤和地下水调查评估、治理修复项目评审专家,上海市危险废物鉴别专家委员会委员。主持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长江经济带石化类场地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课题“石化场地绿色低耗原位修复技术装备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在WR、JHM、环境科学等学术刊物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件,软件著作权2件,2020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报告摘要

在产企业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具有特殊性,需考虑企业生产的连续性、风险管控的可操作性、修复治理的安全性等,亟需研发边生产、变防控、边修复的修复材料和技术体系。围绕典型在产石化企业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中污染物高效降解微生物的筛选,基于基因组学、差异蛋白组学等阐明微生物降解典型石化污染物的机理,研制降解苯系物等石化特征污染物的安全高效系列专利菌剂,研发修复现场菌剂规模化制备设备,强化传质注入技术和智能装备,突破了功能微生物在污染场地存活难和活性低的瓶颈。

郑春丽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教授

专家介绍

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理事,内蒙古自治区矿区生态环境评价与修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科技部入库专家,内蒙古自治区碳中和协同创新中心秘书长,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内蒙古科技计划项目;参编适用于“无废城市”建设的地方标准两部。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参编专著2部、教材1部。

报告摘要

针对西北干旱区有色金属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干旱、 高盐碱、高风蚀挑战,围绕尾矿重金属污染源控制、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和阻断技术难题,突破尾矿堆无混凝土微生物固化技术、 矿区及周边重度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矿化原位钝化技术,开发并规模化生产了蒙科优菌1号微生物菌剂,并成功应用于尾矿及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修复中,并推广应用至甘肃、宁夏、新疆等几个典型的西部地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及社会生态效益。

高梦雯 上海宝发环科技术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专家介绍

博士、高级工程师,生态环境部场地环境系列技术导则25.1-25.4编制人,拥有11年以上土壤及固废技术研发、场地调查评估与修复实施经验,处置多个中央环保督察及环境应急损害案件,擅长提供差异化顶层设计方案。曾连续3年作为行业专家举办65环境日专题讲座,为上海市多个政府机关及大型央企进行培训,累计授课人数超过3000人次。曾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环保部公益性项目、上海市科委科研课题、徐汇区科委科研课题、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污染场地环境管理、上海污染场地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近10 余项国家及省市级课题。

报告摘要

结合工作实际,针对碰到的各类应用场景,提出技术应用假设,发布应用场景需求,抛出问题,寻求和探讨解决问题的创新技术。

江文琛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研究院院长助理 环境资源中心主任

专家介绍

高级工程师,注册环保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从事污染场地调查与修复、垃圾填埋场整治、固体废弃物处置、垃圾渗滤液处理等环保领域的咨询设计及EPC工作15年。先后主持承担30余项填埋场整治、土壤修复及垃圾渗滤液处理等国内大型项目的设计与EPC以及100余项污染场地调查项目。担任上海市建设用地地块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效果评估等报告评审专家,主持项目获得上海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以及上海土木工程科技进步奖。

报告摘要

由上海市政总院自主研发的三级精细化筛分系统,通过不同粒径的筛分装置,配合脱水、磁选、风选等技术设备,针对陈腐工业垃圾含量较高的情况,通过设备优化设计,提升处理效果、提高处理效率。两条产线日处理能力可达2500方。

该筛分产线搭载在线监控系统、在线监测系统和PLC控制系统,可实现对产线生产状态的实时监控和即时调整,有效降低产线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